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前身是1999年成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当研究院。多年来,学校先后推出以《十堰通史》《武当山吕家河诗歌集》等一批学术成果,发展了旅游管理、艺术设计等专业,累计为社会输送数以千计优秀人才。2014年以来,在学校党委副书记杨立志教授带领下,整合校内外资源,优化学科方向,成立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。在十堰市委、市政府大力支持下,2016年10月获批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。
   
  
 
  
   
    |  | 
     | 
   
   
    |  | 
      | 
   
  
 
 
  
   
 在国家和省、市领导的领导亲切关怀下,在学校大力支持下,武当文化中心成立以来,进入快速发展轨道。基地加强内部建设和规范运行,按照省社科基地建设要求与基地规划,切实推进中心发展。以科学研究为核心,在深挖和做大武当文化方面下功夫,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步发力,纵向横向并重,不断提高基地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。重视教育教学,多种形式宣传武当文化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加强咨政服务,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咨询、项目调研、专题报告,响应政府需求,彰显地方智库功能。
   
 
  
   
      | 
   
   
    | 2017年9月28日,全国政协常委、九三学社常务副主席卲鸿一行来武当文化基地指导工作。 | 
   
  
 
 
   
 
     
 近年来,中心在在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诸方面均有所突破。其中,《武当文化概论》慕课入选湖北省高校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。基地成员率先在鄂西北高校取得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零的突破,先后承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近20项,出版著作30余部,发表论文200余篇,荣获省市以上社科成果奖20多项。研究中心与十堰市及省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,在武当道教文化、武当民俗、武当道茶文化、武当艺术、武当武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学术研究、决策咨询、文化创意与宣传推广工作,成为重要地方智库。在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、海峡两岸文化交流、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等重大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,赢得市委、市政府表彰。
   
 
  
   
    年份
         | 
    项目名称
         | 
    负责人
         | 
    项目类别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1
         | 
    清代江南义葬与地方社会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1
         | 
    《三省边防备览》等点校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国家社科子课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2
         | 
    自死窑:中国的老人自死习俗
         | 
    徐永安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2
         | 
    明清湖北慈善事业研究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省社科基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4
         | 
    法制教育困局:中国公民法律信仰...
         | 
    孙绪兵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5
         | 
    武当山道教碑刻收集、整理与研究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国家社科基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5
         | 
    武当山道教现代发展调查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社科联中国调查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5
         | 
    武当文化地方特色资源库建设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市图书馆委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6
         | 
  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冬学运动
         | 
    周江平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6
         | 
    清代老学史研究
         | 
    王闯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6
         | 
   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融入思政课研究
         | 
    计毅波
         | 
    教育部人文社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6
         | 
    武当道茶文化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省社科基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6
         | 
    生态文明视域下武当山传统生态保护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省教育厅重大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7
         | 
    十堰文化简史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市政协委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7
         | 
    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论文集编纂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市民众民宗局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8
         | 
    《三省边防备览》等点校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国家社科子课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8
         | 
    清代湖北方志编纂研究
         | 
    严忠良
         | 
    省社科基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9
         | 
    激荡与博弈:高校流行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研究
         | 
    周江平
         | 
    省社科基金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9
         | 
    武当山导游词编纂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武当山旅游局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9
         | 
    《中国共产党十堰历史》(第三卷)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市档案馆委托
        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9
         | 
    湖北道书收集与整理
         | 
    杨立志
         | 
    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子课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19
         | 
    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省委宣传部、省委讲师团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20
         | 
    十堰改革开放口述历史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市档案馆委托
         | 
   
   
    2020
         | 
    嘉庆郧阳府志点校
         | 
    黄永昌
         | 
    市档案馆委托
         | 
   
  
 
 近年来武当文化基地承担的部分课题
 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为杨立志教授,作为武当文化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军人,先后荣膺十堰市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,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、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,省级优势学科“武当文化研究”学科带头人、湖北省宣传战线“七个一百”人才等,在海内外享有盛誉。先后出版《武当道家史略》《武当文化概论》为代表的学术成果。近年来,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武当山道教碑刻收集、整理与研究》、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《中华续道藏》子课题《湖北道书搜集整理》、湖北省社科联“中国调查”项目《武当山道教现代发展调查》、十堰市政协重大文化工程项目《十堰文化简史》等课题10余项,出版《武当论道》《武当道茶文化》《武当山金石碑刻选录》等成果。
   
 
  
   
      | 
   
   
    | 2019年12月,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,中心主任杨立志教授作主题演讲 | 
   
  
 
 
   
   
 2017年9月,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卲鸿2018年,政协副主席刘奇葆,王岐山副主席视察十堰,武当基地参与接待和提供协助。2018年12月,陈新武市长莅临武当基地,做重要指示。2019年3月,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陶宏同志、刘运梅副市长莅临武当基地指导工作。
   
 
   
 在杨立志教授率领下,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将讲好武当故事,传递武当声音为己任,以创立“武当学”作为奋斗目标,坚持顶天立地,特色发展,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,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和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!